2018年猎摄极光的梦幻之旅精彩花絮!
在半夜时升起了晨曦,
这不是太阳设置的宝座,
也不是冰封的海洋,
而是闪动的火焰。 ——摘自《极光》罗蒙诺索夫[俄]
2018年1月18日凌晨,曾老师和团友们在香港机场登机前往挪威,对于极光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梦幻风景,让我们万分期待。
尽管还有二十几个小时的机程,看着窗外的大地,思绪已飘到挪威的那方。
当北欧航空的飞机徐徐降落在挪威“博德”市时,大家疲惫的状态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,与能邂逅极光,享受极光沐浴心灵的美的渴望相比,似乎时差、气候、语言都不是那么重要了。
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里,我们已经蓄势待发。
博德市(Bodoe),是我们本次猎摄极光的第一站,博德意为"石头岛的绿地",是挪威北部的交通要道,也是罗弗敦岛的大门。认知北挪威也是从这个到处充满蓝调的城市开始的。
摄影/郭志棠
城市间处处呈现北欧简约风,温暖的灯光与室外蓝调相衬相融......
摄影/郭志棠
清晨,每一位团友的摄影热情如梦唤醒一般,带着自己的“心头好”在博德市里,在每一处每一角留下我们创作的身影。
摄影/李广
摄影/黄志梅
乘坐极地邮轮海达路德号横跨Vestfjorden峡湾,前往我们下一个目的地:罗弗敦群岛 。罗弗敦群岛被称为世界最美丽的群岛之一,壮观的罗弗敦群岛是由上古的冰川雕琢而成的。Vestfjorden峡湾把它和挪威大陆隔离了开来,把它孤零零留在了辽阔的海上。尽管如此,从远处看上去,群岛仍然像一条似有似无的链子,永远连在一起。因此,当地人又叫它"罗弗敦围墙"。
摄影/李广
我们居住在全新的复式小木屋,这是我们温暖的小窝,也是与极光浪漫邂逅的开始。
居住的小木屋
极光,在没有任何的预示的情况下,突袭而来,不知所措的我们,又是欣喜又是惊慌,不想错过极光存在的每一分每一秒。连三角架都来不及架起,直接拿起相机就是拍!
极光这一术语来源于拉丁文伊欧斯一词,伊欧斯是希腊神话中"黎明"(其实,指的是晨曦和朝霞)的化身,令人充满无限遐想与希望,北极光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美好礼物。它没有固定的形态,颜色也不尽相同,主要以绿、白、黄、蓝居多,偶尔也会呈现艳丽的红紫色,曼妙多姿又神秘难测。幸运的是,在挪威的每一夜,极光都伴随着我们入眠。
遗世独立的世外仙境——“雷讷”村,也是我们的目的地之一。
在1月21日的晚上,我们满怀不舍的心离开了美丽而恬静的罗弗敦群岛,然而我们的极光之旅还在继续行进中。特罗姆瑟(Tromso),我们来了!
特罗姆瑟(Tromso),挪威芬马克郡的首府,是挪威北部最大的城市,也是北极圈内最大的城市,因其是观看极光的绝佳位置,而且拥有绝美的北极风光,所以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熟知。
摄影/郭志棠
摄影/郭志棠
摄影/郭志棠
摄影/郭志棠
摄影/郭志棠
静谧的梦幻蓝空下点缀着璀璨的灯火,远山依偎,遥相呼应。这里是神秘的挪威北部。空气中泛着幽幽的静谧蓝,白色的北极教堂安静地立在峡湾的另一头,像一位身穿洁白礼服的少女站立在海湾看那围绕着的璀璨灯火。
北极大教堂
极光在特罗姆瑟的天空上再次为我们拉开帷幕,开始了它壮丽的演出。极光时而像高耸在头顶上的美丽的圆柱,突然变成一幅拉开的帐幕,而后又迅速卷成螺旋的条带;像极了天女手中舞动的彩色飘带,时而骤起飘然,时而缓缓绸落。
极光之旅已落下帷幕,我们的心依旧燃烧着、触动着, 再见极光,下次再见!
2018年1月18-25日 寻找梦幻美-挪威猎摄极光八天摄影创作之旅圆满结束。感谢参加“2018年挪威猎摄极光”拍摄之旅的团友们的全力支持,感谢挪威小童老师对此次活动的全力协助!
感谢团友提供的精彩摄影作,以上未署名图片为本团摄影指导老师、中国著名摄影家、资深摄影导师曾庆旻摄影!
拍摄极光器材清单: 1、器材:全画幅高感表现良好的相机,广角镜头、鱼眼镜头,标准镜头35mm或50mm。 2、辅助器材:重而稳的三脚架、备用电池、手电筒(方便调试相机)、快门遥控器、闪光灯(如计划极光照片中有人物做前景)、镜头布。 3、相机参数:高ISO (800-3200);镜头焦距和快门的组合一般为11mm建议30s,14-16mm建议25s,18mm20s,24mm15s,35mm10s,50mm6s。 4、相机设定:延时(以防震动)、无限对焦。 5、衣物装备:防风、保暖、暖宝宝、暖水瓶。
|